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搬家

是的,
又要搬家了,
搬去哪?
科隆,
歡迎要來德國但是經費有限的人們,
這是一個非常値得參觀的地方,
也是可以血拼的大城,
缺的名牌坐一下火車就可以買到,
我房間可容納至少另外兩個床墊,
請計畫與我上下班可同步的參觀時間。

又開始忙打包的事情,
看了滿屋子的衣服、雜物,
超想要一次全部丟掉,
反正我13平方公尺的房間一定是裝不下,
來這不過一年半,
搬了五次家,
心中的圈圈叉叉真是圈叉不完,
回頭想想,
要我一年半都住這,
不發瘋才怪,
再搬下去都可以當搬家達人了。

想起上次搬家朋友幫我載的情景,
根本就還沒打包完,
東西就一堆一堆塞在袋子裡,
活像流浪漢在搬家,
這次被嚴重警告,
只搬東西不等人,
完全不了解說東我偏要向西的精神。

再次看著滿屋子的東西,
讚嘆著櫥櫃、地下室跟床底下真是好物,
冬天不需要的東西塞在那,
評估的時候相信一個箱子就可以在一個下午把衣櫃的東西塞進去,
在拉出床底下的儲物袋之後,
真想把她們直接拋到後車箱去。

今天已經沒電了,
明天早上還要去印保險證明、拿稅卡、申請社會保險號碼,
晚上還要跟同學聚餐,
真是自己找罪受,
這餐不吃也不行,
下學期回來人都不知道去哪,
有些人到現在要去哪都還不清楚,
果然被上學期的實習整一整大家都學個乖,
比起來我還是幸運的,
實習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該找啥,
也找到方法、找到對的人,
甚至在最後一刻得到最便宜的房子,
新生活,
第一個改變就是早上要慢跑,
加油吧。

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地圖

(有感於illyqueen文章:我才不要當路痴)

小時候的旅行都是跟父母一起旅行,
不用地圖。
出國旅行都是跟團,
不用地圖。
現在住歐洲自己背背包去旅行,
每天都要看地圖。

還記得第一次去羅馬,
是跟同學一起去的,
那位同學非常節省,
有免費的絕對不花錢,
即使已經知道免費的地圖精確度有限。
去過羅馬的人都知道,
羅馬的巷道不彎曲,
但是地大巷子多自然就顯得複雜,
有些小巷子根本就不被收錄在地圖中,
如果沒有好好的記牢每個巷口,
就等著花另外十分鐘找地圖。

這位同學不知是對於找地圖沒耐心,
還是閱讀能力有障礙,
把地圖塞給我說:你很會看地圖,你找。
我看不到十秒鐘已經找到我們的巷子,
苦於找不到交叉口,
他就抓著一個人問:請問萬神殿怎麼走?
那個人看起來也是遊客,我看他比來比去,事情似乎很複雜,
就知道要是我地圖找到,
絕對又是迷路一途。
果不期然,
幾個路口後萬神殿依然淹沒在羅馬的茫茫人海中,
我連地圖都不想拿起來看。
愛問就讓你問個高興,我想。
最後萬神殿出現在離我們原本看地圖的地方不遠處,
跟遊客比的是90度方向。

我已經不知道被幾個拉丁美洲的同學笑過,
亞洲人很奇怪,
常常拿著一張地圖神色慌張,
我:如果你想省最多的時間看最多的東西,就乖乖的拿著地圖走。
拉:照著地圖走多無聊啊,就沒有驚喜啦。
我心中的OS:難怪你們寫報告的效率有問題。
小姐我可是拿著一張地圖優優雅雅的在咖啡座看,
休息的時候已經看好待會要去哪,
哪邊有什麼路在哪可轉彎不可以轉彎,
從容的樣子還會被問路,
(哈,跟我同學一樣的遊客是吧?)
我永遠知道地鐵在哪一站下,
哪個方向的地鐵是對的,
(在葡萄牙..例外)
不會走到一半大叫Scheisse走錯路了,
到哪裡都還是有驚喜,
到哪裡都還是很開心,
亞洲人拿地圖到底哪裡錯了?
拉美人就不拿地圖?

藉由地圖,
不僅適時知道方向,
還可以清楚的分辨各個景點的相對位置以及距離,
將整個城市概廓輸入在腦海中,
多年以後,
即使忘了誰是誰,
卻還記得他的大概輪廓。
而他在世界地圖中便亮了起來。

我腦海中的地圖有許多地方是明亮的,
也有許多地方昏暗不明,
不求一面光亮的地圖,
但求明亮處充滿回憶與歡笑,
再次憶起時嘴角能揚起淡淡的一抹感動。

葡萄牙之旅-波特酒(Port)

葡萄牙第二大城Porto(波爾圖),
位在Douro河岸,
溯Douro而上兩岸布滿岩床,
夏季氣溫可達40度。

Porto老城區。

早在十六世紀英國人發現這裡地形與氣候適於葡萄生長,
於是開始買地種葡萄,
揭開了Porto長達400多年的釀酒歷史。
最早抵達Porto的英國釀酒商(wine shipper)很多,
我去參觀的Taylor's就是其中一家,
宣稱從建立以來沒有換手過,
Croft(註一)在2000年左右換了東家,
這些去參觀時他們都會一一介紹。


位在Porto對面的Gaia,是釀酒商的聚集地。

波特酒分成許多種,
Tawny, LBV(Late Bottled Vintage), Vintage, White port, Rose port, etc.
這些種類因釀酒商不同而有不同產品和品質,
其中特別要注意LBV他是為了餐廳需要而開發的產品,
熟成在裝瓶之後即停止,
無論放多久味道還是相同,
因此這種酒裝瓶年份相對重要,
開瓶後可飲用三四天之久。
其他的port沒有經過特殊處理,
年代越久遠品嘗時間越短,
像是1904年的Vintage品味時間只有一小時,
一小時後就失去他的價值。

Vintage是最基本的波特酒,
LBV追隨他的釀法只是在特定時間即加入抑制劑抑制酵素活性,
因此在LBV橡木桶中就是延長吸收橡木桶香氣和與空氣接觸的時間,
Vintage在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味道,
尤其在一些所知葡萄品質非常好的年份,
更可釀出Classic vintage,
如1977, 1980, 1987等等,
上世紀最後一年便是1997,
由對酒的品味人人不同,
因此vintage是經過客觀的科學檢驗,
在新酒產出的特定時間內採樣分析,
達到高標準才能稱為classic vintage。

正在吸收天地精華的酒,住在這應該不錯。

我先參觀了Taylor's,
隔天又參觀Croft,
在Taylor's被香甜的口感給矇蔽,
完全把22%酒精濃度的後座力拋諸腦後,
直到紅酒入口時,
才發現為時以晚,
出了Taylor's被風一吹,
晚上沒阿斯匹靈還真活不下去。


參觀釀酒廠先請你喝波特白酒,出來後有免費的
LBV,對我這種一喝就醉的人再好不過,根本不
用花錢就可以享受喝醉的樂趣。


Croft的紅酒對我而言沒有吸引力,
沒有濃厚的口感、甜卻像果汁,
連澀味都感覺很清澀,
沒有深度,
新的Rose port除了味道顏色較為特別,
酒本身的口感並不令人驚艷。
(看我連照片都沒有就知道興趣缺缺)

經過這次port的洗禮,
了解到所謂酒與橡木桶和空氣接觸時間對酒的影響,
獲得許多品味紅酒的關鍵點,
害我接下來的日子不論是在葡萄牙還是哪,
看到紅酒時,
不免要露出與看到ZARA新款時相同的表情,
就這樣一腳踏入紅酒的世界。

註一:Croft讓我想起小時候玩的古墓奇兵-Laura Croft,難道姓Croft都是有錢人?

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他們都是留德的

前陣子新聞局長和教育部秘書長紅極一時,
有天在網路出了這麼一則新聞,
說他們兩個都是留德的,
留德的都是怪人,我想。

之前遇過幾個留德的教授都超級孤僻,
不留情面給學生,
還記得小時候有一種人叫做筆記王子,
顧名思義他的筆記做的超好超精美,
話說筆記王子某科被留德教授給當了,
便捧著圖文並茂的筆記去求情,
教授看了眼筆記,
淡淡的說了句:既然你筆記做的這麼好,下學期就可以認真聽課。

再來是我做畢冊的時候,
拿著像機幫每個教授照相,
輪到一個留德教授時,
門扉半闔卻敲門不應,
鼓起勇氣再敲一次,
他才應聲,
進到辦公室,
他一句話也不說的看著Science report database,
只好輪到我先開口,
教授您好,我們現在在做畢業紀念冊需要每個教授的照片,您有現成的照片或是我們可以幫你照張像嗎?
你們班上過我什麼課嗎?
沒有。
那就不用了,我不是你們的教授。
沒有笑容、沒有視線,
他依舊盯著他的database。
經過這兩個教授之後,
不得不認為德國嚴苛的學制和民族性,
造就滿腹學問的怪人。

留德的一定都是怪人。

謝莊更讓許多人覺得留德的人價值觀有問題。
朱高正也是留德的。
突然間許久不見留德的人都浮上水面打個招呼,
留德的人都是思想偏激無情。
我還認識誰是留德的呢?

Yilan!(同鄉同校不同系的同學)
他跟正常的女生一樣是個文山愛買,
個性活潑直率,
啊!
我不就是留德的嗎?
真是每個人都數一遍之後還是忘了自己,
我孤僻嗎?
我是怪人嗎?
我沒血沒肉沒感情嗎?
自我觀察時一切都是理想化,
我很正常、我有朋友、我們聊天、我們一起做菜、同學喜歡跟我一起做作業,
唯有其他人對你的反應可以解釋一切,
所以我是普通人。

難道謝志偉他就覺得自己是怪胎嗎?
好難的問題啊,
如果自豪是怪胎或是自己是怪胎卻認為自己很正常,
那該怎麼辦?
所以我如果是怪胎就是那個自認為正常的怪胎?

在反覆檢視這些句子後,
我開始懷疑我看到的世界跟世界看到的我是一個多解可逆的函數還是多解非全部可逆的函數,
也就是當我看到的世界是大,
世界看到的我就是看到世界很大,
當我看到的世界是紅,
世界看到的我就是看到世界是紅。
亦或,
我看到的世界是靜,
所以世界看到的我是看到靜,
而我聽到的世界是linkin park,
但是世界聽到的我是聽到天鵝湖。

德國到底是個什麼世界,
為什麼去了之後,
人人性格大變?

德國是一個很有趣的社會,
他們兼有西方元素和自己的民族性。

我同學上了一門課叫做文化衝突,
他告訴我溝通的技巧可以分為高度不相關與低度不相關,
(我忘了實際名稱)
高度不相關的區域例如亞洲、墨西哥,
低度不相關的區域例如歐洲、美洲。

高度不相關就是聽到訊息時要更注意絃外之音,
像是:在地下室遇到鄰居,他剛好看到你提著菜牽著小孩要上電梯,就跑過來打招呼,
「啊,你剛回來啊?今天晚上要煮火鍋?(因為你提著一堆火鍋料)上次你送我的酸白菜很好吃耶,我最近學了泡菜你要不要拿一點去試試看?(接著10分鐘講了雜七雜八的事情),‧‧‧。你兒子學鋼琴學多久了,他練習的很認真,我認識另一個鋼琴老師說小孩子練習不要超過兩小時,不然對發育會有影響。
其實講了15、20分鐘,他只是要告訴你:你兒子不分晝夜的彈鋼琴,彈的又不是很好,吵到我了你知道嗎?跟火鍋蔬菜甚至於鋼琴老師都沒有關係。

在德國,
有一天你聽到有人按門鈴,
打開門你看見你的鄰居,
他告訴你:日安xxx,最近如何?我待會就要出門了,剛好看你在家過來跟你說一聲,你兒子練習鋼琴的時間不對,打擾到我,是不是可以請你監督一下,謝謝。希望你有愉快的一天,再見。

3分鐘,
這段對話就是告訴你你兒子練鋼琴吵到我了。
沒有今天天氣很好,
沒有你的花園很漂亮,
就是你兒子練鋼琴吵到我。

我常常聽德國人對其他人抱怨,
你知道教授對我說了什麼嗎?
「你的報告我不喜歡,請改進,」
句號。
句號,是外國人在對其他人抱怨時非常喜歡使用的口語,
代表著這個人說到此為止表達方式不友善。
然而,當你反觀這些人提供你訊息時,
他們也常常是帶著句號在說話。

那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外國人沒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諺語,
他們直來直往,
不喜歡就說不喜歡,
不高興就說不高興,
不在乎你跟他想的是不是不一樣,
往往只有年紀大一點或是歷練多一點的人,
才知道如果自己不喜歡就不要這樣對待別人。

昨天,
我在學生餐廳跟一個墨西哥人對話:
墨:我今天得去一個地方,但我不想去。
我:既然你不想去幹麻要去?
墨:因為我一定要去。
我:那你既然一定要去幹麻要抱怨?
墨:因為我不想去所以要抱怨。
我:那你到底要抱怨什麼?
墨:為什麼抱怨一定要有目的?
我們兩個就這樣對話了五分鐘,
隔壁的保加利亞人瀕臨崩潰,
因為我們兩個使用非常高度不相關的溝通方式,
對話中沒有去哪、為啥要去、為啥不想去、抱怨了什麼,
但我大概心知肚明他指的是什麼地方、什麼事情、什麼人、為什麼要抱怨。

換做是德國人你要是主詞動詞地方時間沒說出來,
他大概覺得這兩個人有神經病。
他們直率、就事論事、感情用事的成分小。
許多東方人會在這種地方受傷,
因為東方社會依舊非常在意其他人對你的評語,
婉轉式的方法可以減少批評的意味,
卻也降低訊息的明確度。

這讓我想起莊之前說的:我德國的女性朋友說馬看起來像gay。
或許那位德國女性朋友真的說的這句話,
但是引用這句話的才是真的想說這句話的人,
不然你寫的作文都是子曰,
所以有什麼問題都是孔子的錯?
不要說那是其他人說的,
除非你是語音信箱。

上次我回台灣時,
跑去排蜜麻花,
苦於號碼太中間,
前面的人買太多,
我媽不確定到底値不値得花時間把車停好,
要我去問到幾號了,
我:先生到幾號了?
商:你幾號?
我:10號。
商:還沒輪到你,先那邊坐,輪到你我再叫你。
我:先生,我車子在外面違規停車。
商:你可以停到這,我指給你看。
我:你只要跟我現在幾號大概說還要等多久就好。
商:停這邊警察不會開單的。
我只差沒有在那尖叫你聽不聽得懂人話?告訴我現在排到第幾號。
我挫敗的走回去,
媽媽在那笑著:歡迎回到台灣。

這又是台灣人一概的民族性,
不管你要聽什麼,
只說他想說的,
他想的比你說的還要多。

我在德國漸久對於問句得不到直接了當的回答會失去耐性,
一個問題對一個解答,
多問多答、少問少達、不問不答,
德國人很少主動提供問題之外的答案,
除非他有業績壓力。

2008年3月14日 星期五

開台新氣象,第一發葡萄牙之旅─奇妙的CP(葡萄牙國鐵)。

出發到葡萄牙前,
最擔心南歐地區沒時間和衛生概念,
怕火車誤點、怕火車髒,
到了之後才知道這些都是多餘的,
他們的長途火車是不會誤點不會早開,
很乾淨而且對號入座,
唯一的問題是─
你得找到對的月台上車‧‧‧‧‧‧

計畫中,
下飛機後搭Aerobus到Entrecampos火車站搭兩個小時後的火車,
車上寫著票價3歐,
Entrecampos跟飛機場不過差一站,
我問司機有沒有票,
有,3歐,
我看著他,問他:只有一站而已!
3歐。
我看他的英文應該只會yes, no, three euro,
手中拿著不可思議的3歐Aerobus一日票,
我是肥魚觀光客。

這一站至少花了15分鐘,
讓人感覺多少撈了點本,
只是像停車場的火車站有點難找,









最後還是找到入口、售票口順利購票,
早到一個半小時,
找遍各大螢幕,
換好幾次月台,
寫著Porto-C的列車準點進站時,
停靠在不是任何上述的月台,
我人在對面,
不顧幾百年沒跑步,
背著行李就往下衝,
這台沒坐到今天就不用去了,
在最後一秒終於趕上,
這就是背背包的好處,
可以跑的很快。

但是葡萄牙的火車還真難懂。

但葡萄牙火車的謎底就在我們一起離開Coimbra的時候揭曉了,
在三人尋不到月台的情況下,
問了售票員,
他說:如果你們會一直呆在這,等廣播的時候我會告訴你們在第幾月台。我們的月台都是用廣播的。

廣播的!

這對生活在德國的我們,
簡直是不可思議,
在同一個火車站的車班沒辦法一起排表得用廣播的!?
而且對於把葡萄牙文誤認為德文的人而言,
誰聽得懂啊?